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(記者 雷妍)“暑夜難安寢,冬瓜抱入懷。清涼盈陋室,好夢自徐來?!苯?,網上流行起“抱著冬瓜睡覺”可防暑降溫的說法,還以古人《夏夜抱瓜眠》一詩為證。各地網友紛紛實踐,給自己、給孩子甚至寵物都配上了“冬瓜搭子”。
“抱冬瓜”真的有防暑降溫的效果嗎?是否有確切的依據?對此,央廣網記者采訪了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西苑醫(yī)院綜合內科主任醫(yī)師曾文穎。她表示:從物理降溫及中醫(yī)理論來看,“抱冬瓜”可以起到緩解暑熱、清涼助眠的功效。
首先,“抱冬瓜”可起到物理降溫作用。曾文穎解釋,冬瓜含水量比較高,能達到95%以上,其比熱容較大,吸收熱的能力較強。因此,冬瓜可以長時間保持低溫,冬瓜表皮的溫度通常比室溫要低3℃~5℃。因此,當人體接觸冬瓜時,它能快速吸收體表的熱量,起到物理降溫的作用,有助于改善因為炎熱導致的睡眠不適。
“冬瓜的作用類似于一個天然的水枕,其降溫相對更溫和?!痹姆f介紹,一些燥熱特別重的人,也可以把冬瓜換成裝好冰或冰水混合物的容器,用于短時間降溫。
曾文穎介紹,從中醫(yī)角度來看,冬瓜皮本身就是一味中藥。它性質微寒,具有利水消腫、清熱解暑的功效。人體接觸冬瓜皮時,其表皮的天然成分可以通過毛孔滲透舒緩人體的燥熱,進而幫助入睡,提升睡眠質量。
“所以抱著冬瓜睡覺,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說,它確實能起到這種清涼助眠的作用。”曾文穎肯定了“抱冬瓜”的功效,同時給出提醒:
其一,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,需清洗后使用。尤其皮膚嬌嫩的幼兒或者皮膚敏感人群,可以在冬瓜表面套一層織物,如毛巾、紗布等,以免刺傷皮膚。
其二,對于脾胃虛寒、陽虛怕冷體質的人,如部分老年人、兒童、孕婦等,并不宜采用這種方法,尤其不宜懷抱冬瓜。否則可能加重其腹痛、腹瀉等消化道癥狀。如需使用冬瓜祛暑,可以用薄的織物將冬瓜包裹一下,或放在肢體旁邊,避免接觸腹部。
夏季天氣暑熱夾帶濕氣,導致人體心火亢盛,且濕氣阻礙人體氣機運行,很多人會出現(xiàn)入睡困難,頭暈、心煩、胸悶、身體沉重等癥狀。曾文穎提示,除了抱冬瓜,還有一些常用的解暑、助眠方法。
1.按揉涌泉穴、神門穴。
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/3的凹陷處。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,然后用拇指和食指順時針按揉涌泉穴,每次按揉3~5分鐘,以微微有酸脹感為宜。中醫(yī)認為夏季屬心,氣候上暑熱較重,火熱容易上行,導致人體出現(xiàn)心火亢盛、心煩氣躁的情況。按揉涌泉穴能引火下行,緩解因心腎不交導致的失眠。
神門穴在手腕內側(小拇指端)腕橫紋凹陷處。睡前閉上雙眼,用拇指輕輕按揉對側神門穴,以輕微酸脹為宜。每次按揉1~2分鐘,左右交替??蓪幮陌采瘛⑶逍恼{氣,對于失眠、健忘、心慌、胸悶等癥狀的患者非常實用。
2.祛暑藥枕。
取荷葉、菊花、合歡花、淡竹葉分別50克做藥枕。其中,荷葉清熱祛暑,菊花清肝明目,合歡花解郁安眠,淡竹葉清涼解暑,用這些做成的小枕頭可以緩解頭頸部燥熱感。枕頭每周要晾曬防潮,定期更換藥材。
3.足浴泡腳。
用夜交藤、合歡皮、夏枯草(偏熱性體質的人用)或生艾葉(偏涼體質的人用)煮水,煮沸后放置水溫合適時泡腳5~10分鐘,可養(yǎng)血安神,緩解暑熱引起的煩躁失眠。需注意的是,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水溫,避免出現(xiàn)皮膚燙傷或損害。
曾文穎提醒,慢性病患者或特殊體質人群,進行上述操作前最好咨詢醫(yī)生,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辨證調整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