糧食主產區(qū)迎豐收 規(guī)模化經營 為好技術找到用武之地
央視網消息:各類“試驗田”“樣板田”依托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集成技術,有望得到高產量。如何讓更多農民的大田產量追上這些試驗田的產量,這也是國家2023年著力探索的重點方向。在這方面,國家級產糧大縣臨邑縣做出了有力嘗試。
眼下,山東省臨邑縣的83萬畝玉米已進入灌漿期。在翟家鎮(zhèn)千畝玉米高產示范方,當地農業(yè)部門正組織玉米的理論測產。
理論測產結果讓這塊地的主人孫經高感到出乎意料,因為夏播時遭遇了一段時間的持續(xù)高溫干旱,出苗受到一定程度影響,所以他一直擔心產量。然而農技人員告訴記者,這里的好收成還是得益于集成技術的推廣利用。
然而,當初把紙上的科研成果轉化成大田里的生產力并不順暢。
為打消種植戶在應用新技術過程中的顧慮,當地農業(yè)部門聯合各大涉農院校與本地種糧大戶組建農技服務團,通過田間課堂、農技專家包片等舉措,分區(qū)域、分環(huán)節(jié)、分苗情抓好作物全周期管理,一步步扭轉農戶的傳統種植觀念。
目前,臨邑縣已推廣高效利用智能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38項,并實現了良種覆蓋率、測土配方、統防統治三個百分之百,由過去的“三分種七分管”變?yōu)榱爽F在的“七分種三分管”。
規(guī)模經營 為好技術找到用武之地
在調研中,許多農戶告訴記者,想讓集成技術順利地推廣利用,基礎還是要有連片的土地和規(guī)?;慕洜I。臨邑縣如何聚攏零散土地,讓好技術有用武之地的?
臨邑縣所在的德州市早在2021年就在全國首次提出“噸半糧”生產能力建設,打響了提單產的攻堅戰(zhàn)。
為了讓普通小農戶得到和“糧王”一樣的高產量,關鍵還是要打通農技推廣“最后一公里”。翟家鎮(zhèn)孫漢服村有700多畝土地,過去多由小農戶種植,管理粗放,產量自然也不會太理想。
一畝地多打或者少打幾十斤糧食,對于農民來說是筆小賬,但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來說卻是筆大賬。山東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全力打造沿黃“齊魯糧倉”,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“噸半糧”產能建設。德州建立“書記抓糧”機制,層層落實書記“指揮田”,一級抓給一級看。
山東省臨邑縣翟家鎮(zhèn)孫漢服村黨支部書記孫景茂告訴記者,辦法得當老百姓的心里也就踏實了,村子里的700多畝地很快就實現了流轉或托管。
如今,臨邑縣核心區(qū)已發(fā)展各類新型經營主體541家,其中,種糧大戶309個、家庭農場145個,占核心區(qū)耕地面積的78%,保證了當地農業(yè)新技術的大規(guī)模推廣應用和現代農業(yè)標準化管理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 企業(yè)生產經營狀況好轉 社會服務業(yè)和住宿餐飲指數連續(xù)兩個月上升
- 金秋水稻收割忙 風吹稻浪好“豐”景
- 網絡安全領域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人才培養(yǎng)加快推進
- 綜合施策發(fā)展 和田河扮靚塔克拉瑪干 綠洲面積不斷擴大
- 央行: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(wěn)定具有堅實基礎
- 國家藥監(jiān)局等三部門調整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目錄
- 北京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發(fā)布《北京市反壟斷合規(guī)指引》
- 中汽協:中國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%
- 美國“功勛”間諜在華落網細節(jié)發(fā)布 發(fā)現間諜行為這樣做!
-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